记者与官员之关系
□ 李泉佃
前不久,读刘青松先生的《真话》(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)一书,引发了我对往事的一些联想。书里提到一件事,1983年6月1日,中央召开民主党派会议,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说出了“毋忘团结奋斗,致力振兴中华”两句话。散会后,前来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李尚志请示胡耀邦:“能不能把这个对联写进报道中?”“什么对联?”胡耀邦问。“就是‘勿忘团结奋斗,致力振兴中华’。”胡耀邦笑了笑:“那算什么对联?我不过是总结大家的发言罢了。”由于胡耀邦是即席讲话,为准确起见,李尚志把采访本递给他看。“有个字不对。”胡耀邦边说边用笔将“勿”改为“毋”。李尚志正准备离开,胡耀邦又把他叫了回来:“我还想改两个字。把‘致力’改成‘务期’,你看怎么样?”“不好。”李尚志非常干脆地答道。胡耀邦开玩笑说:“你这个记者这么厉害呀?我讲的顺口溜,我自己要改都不行吗?版权是我的嘛。”“不好就不要改嘛。”李尚志坚持自己的观点。这时其他领导人过来了,爱同记者开玩笑的中央书记处书记陈丕显笑着揪李尚志的耳朵:“你这个记者好大胆,敢与我们的总书记吵嘴,该揪耳朵。”李尚志赶紧说:“不敢,不敢,我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党员,向总书记提个建议。”他把刚才争论的内容向其他领导人作了汇报。他们也主张不改为好。胡耀邦哈哈大笑起来:“斗不过你们年轻人。好,就按你的意见办,不改啦。”
这段文字,看似信手拈来,却让我们看到一位党的最高领导人平易近人、虚怀若谷的一面。而且,在我看来,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位党的领导人是如何善待、善用、善管媒体的。新闻工作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新闻工作者为宣传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一些领导同志却将新闻工作当作个人晋升的敲门砖。他们面对记者怀有复杂的心态:工作有成绩或成效时,满心喜欢记者大张旗鼓帮助宣传报道,以扩大影响;而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或遇到麻烦时,又不希望看到记者,甚至于“防火防盗防记者”。有时候记者是从新闻自身规律、从创新的角度对政府工作进行报道,却往往被误解、怠慢,甚至被驱逐。
……
(共1569字)以上文字节选自《同舟共进》杂志。邮发代号:46-56,订阅电话:020-3830 8908(发行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