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市打破陈规,选聘“布衣参事”
□ 祖丁远(江苏·南通)
近日,武汉市政府参事室作出创新,公开选聘三位民间“布衣”、“草根”参事,引来了近200人报名。选出的三位“布衣参事”或称“草根参事”过去都没当过领导,一位是技校教师胡志全,一位是城管队员陈勇,再一位是政府科员施岚。三位“布衣参事”成了武汉这座城市的一个亮点,受到市民热议并得到较为一致的赞同。(《中国青年报》,2012年6月13日)
武汉市政府这一创新举措值得借鉴,它不仅打破了首聘年龄55岁的年龄下限,也打破了多少年来参事安排的陈规陋习,还打破了政府参事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就是退休高官的人员结构。
还有一些选拔程序上的细节值得注意。一是评委团里不仅有官员,还包括市民、媒体人和专家学者,体现了民主精神。二是笔试面试全部匿名,杜绝了暗箱操作。三是由纪委全程监督,严格纪律。甚至连建言设立“布衣参事”的民革成员等都未进入面试阶段。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向悦曾将此次选聘内情告知媒体:起初的意见有以下三种——首先,由市长直接决定人选;第二,由单位推荐,几个部门研究;第三,公推公选。然而最终遵循的原则是减少限制,尽力打捞“沉没的声音”。这足以令人拍手称快。
同样不能忘记的是这场选拔中的落榜者。在172个落榜者中,最小的21岁,最大的83岁,90%以上是自荐的。他们中的大多数和普通大众一样,对社会有所期待,对公共生活有所关注,这就是“公共参与”的开始,并最终将成为一种有质量的民主生活的基石。而这些落榜者也将有可能成为政府不可或缺的“业余参事”。
原载于《同舟共进》2012年第9期,转载请注明出处